2024年6月6日至7日,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并讲话。郑建邦指出,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晶,具有深厚的红色传统,铸就了“爱国、革命”的核心基因。在黄埔精神的激励下,黄埔军校师生为中国近现代史书写了不朽篇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我们要缅怀黄埔先辈,弘扬黄埔精神,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国家统一大业。
本次研讨会由民革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民革中央宣传部、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团结出版社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台湾中华战略学会、台湾中华黄埔研究学会、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专家学者及黄埔军校师生后裔提交文章86篇,会议议程分为主旨演讲、大会发言、青年学者论坛、黄埔师生后裔论坛、学术沙龙等。
孙中山、黄埔军校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孙中山、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彼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共同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在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实践和影响方面,汪朝光《孙中山与黄埔军校》认为,孙中山在创办黄埔军校时,尤为重视引进党的力量、引进主义的力量和创新军校办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国民革命军。王奇生《比较中审视: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与历史定位》认为,从武装革命的角度看,黄埔军校的建立可视为“大革命”的开端。罗君《变革型领导视角下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实践及其影响》以变革型领导理论为视角,从德行垂范、愿景激励、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四个维度探讨了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实践策略。刘瑜《略论中山先生政治、军事思想对黄埔军校的影响》从孙中山政治、军事思想的发展演变着手,认为黄埔军校不仅是孙中山毕生革命实践的结晶,更成为中山精神的物化载体。邵雍《孙中山与黄埔建军》认为,黄埔建军反映出孙中山的与时俱进和伟大转变,初步实现了武力与国民的结合。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军队,最终实现孙中山“武力成为国民之武力”之目标。卢纲、卢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与中共建军的历史探析》梳理探析武汉分校与中共建军的历史关系及武汉分校的历史贡献。姜涛《打破“地方主义”:黄埔军校、国民革命与中国军事教育的近代转型》认为,黄埔军校创建之初,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北伐与国民革命为目标,而与此相背离的地方主义则逐渐成为“不革命”“反革命”的代名词,黄埔早期学生中逐渐形成一股反地方主义的革命思想。吴张迪《陆海军大本营时期孙中山筹备军校的初步尝试——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认为,黄埔军校与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在大元帅府体制内并存并相互影响。王伟凯《刘峙之〈黄埔军校的创设〉读论》认为,刘峙的《黄埔军校的创设》对黄埔军校创办背景论述,可补史料之不足。
在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关系方面,曾庆榴《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人维护黄埔军校的若干举措》认为,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人对蒋介石的反共分裂活动作了有力抵制,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工作化解危局,在巩固和发展黄埔军校共产党组织的同时,维护了国共合作局面,推动了黄埔军校进一步发展。赵立彬《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广州时期的实践》认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及围绕军校展开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广州时期政治、军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统一战线政策的有力成果。
在共产党人与早期武装斗争研究方面,郑大华《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认识》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经历了从初步认识到认识其重要性的过程。丰新妹、曾胜程《论黄埔师生在早期人民武装力量创建中的杰出贡献》认为,黄埔师生中的共产党员在开拓革命军事教育、领导武装起义等方面,为早期人民武装力量的创建作出杰出贡献。
在苏联对黄埔军校的影响和支持方面,闻蕾《“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孙中山、列宁论科学社会主义真谛》以中苏合作、国共合作为背景,以孙中山1912年就三民主义、社会主义的两次演讲和列宁对其的评论为视角,梳理黄埔军校创建和发展过程的一系列史实。刘育钢《联共(布)、共产国际与黄埔军校的创办》认为,孙中山决定创办黄埔军校后,苏联从智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指导军校建设。黄埔军校开办后,又不断在经费和装备方面给予援助,保证军校办学规模和发展壮大。冯杰《黄埔建军前后的苏俄军事顾问——以加伦为中心》认为军事总顾问加伦是国共合作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有力外援。
黄埔军校与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军事政治人才,而且成为推动国民革命的重要力量。
金以林《黄埔军校与大革命》认为,领导大革命的核心力量,是实现第一次合作的国共两党,其重要标志是两党共同创建黄埔军校。俞祖华《民族复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黄埔军校建立的底层逻辑》认为,国共合作形成与黄埔军校建立的底层逻辑是国共两党有着振兴中华的共同追求并在民族复兴目标与实施途径上达成基本共识,共同主张反帝反封建是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陆卫明、王文辛《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认为,大革命时期,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产物的黄埔军校十分重视政治教育。良好的政治教育锻造了革命新军、传播了革命思想、培养了革命干部,留下宝贵的历史经验。王飞、鲍依婷《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认为,黄埔军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为国共两党培养大量军政人才。
此外,廖大伟《国共合作与黄埔军校在沪招生》依靠国共两党决策层面的档案资料及多方回忆资料,对黄埔军校在沪招生问题展开溯源。通过对“军校在沪招生”的研究,既丰富对国共合作中“国共关系”的理解,亦透析中共早期青年运动之开展及其效果。
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与黄埔精神的时代价值
黄埔军校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军事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推动。黄埔精神与中华民族发愤图强相关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精神力量。
在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方面,王晓华《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及对两岸统一的作用》论述黄埔军校师生在统一广东根据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反对“台独”等方面所作的历史贡献。孙潇潇《黄埔军人与军事委员会别动军的对日特种作战》梳理别动军的沿革、组织、训练、战果、军纪等情况。此外,孙继业《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高东英《论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和功绩——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也对该论题予以探讨。
在黄埔精神的时代价值方面,谢佳良《从孙中山思想到黄埔精神的家国情怀》认为,黄埔精神是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体现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家国情怀。戴鹏《论黄埔精神与祖国统一》认为,黄埔精神是反“独”促统的精神纽带,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尤永盛《黄埔军校作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符号表征的价值意义及传播路径》提出,作为孙中山留下的宝贵财富,黄埔军校是承载共同记忆、增进家国认同、实现统一夙愿的两岸命运共同体符号。
黄埔军校相关人物研究
黄埔军校群英荟萃,与会学者不仅关注黄埔人物的生平事迹,更致力于挖掘其思想精髓,集中展示其在推进中国革命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曾景忠《有关黄埔军校政治部主官之更替》对黄埔军校政治部主官进行考证和梳理。王小丫《周恩来与黄埔军校政治文艺工作探微》爬梳分析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开展政治文艺工作的成功案例和重要作用。李霭君、刘则永《黄埔军校与李济深的革命活动》探讨李济深为黄埔军校的筹建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济深依托黄埔师生开展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李霭君、陈澄波《黄埔师生共筑抗日统一战线长城——记李济深、宣侠父在广西的抗战活动》着重论述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黄埔一期生宣侠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覃珊《黄埔军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对父亲覃异之的影响》、曾晓庄《黄埔军校二期生陈公培》、彭云祥《如红日不落 如星辰永存——回忆父亲彭克勋的黄埔经历》从黄埔学生后裔的角度,分别论述了黄埔军校二期生覃异之、陈公培,黄埔军校16期生彭克勋在黄埔军校的经历、贡献及其革命斗争实践。
此外,钟远明、谭宇雄《黄埔军校教育长林振雄军旅事迹述略》、尤永盛《熊雄在黄埔军校的统一战线思想及启示》、费国容《从黄埔军校走出的红四军军长王良》、刘建国《李运昌与冀东人民抗日大起义》、罗天《黄埔抗战英烈、壮族骄子周元将军》等也对相关黄埔人物的事迹与功绩进行了研究。
黄埔军校相关区域研究
与会学者对黄埔军校与湖南、桂林、兴宁等进行了区域性专题研究。
陈予欢《黄埔百年 湖湘之光——从档案史籍年谱日记回忆录考释湖南籍师生与黄埔军校渊源》依据海峡两岸史料,整理黄埔军校与湖南的渊源。胡坚《革命黄埔 源起桂林——试论孙中山与马林桂林会见对创办黄埔军校的影响》、刘玉《桂林: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策源地》以孙中山在桂林期间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孙中山在桂林开展的政治动员、组织策划、军事行动等,论证桂林作为黄埔军校重要策源地的历史地位。李长莉《辛亥革命地域效应与黄埔军校——广东兴宁考察》认为,广东兴宁对孙中山革命有较深厚的民众基础。广东兴宁籍学员在黄埔军校前五期学员中人数居于广东前列的原因,除生计艰难、家族关系紧密、崇文重教及离乡外出谋生外,孙中山在广州建政、创办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发展,为兴宁子弟提供机遇。
结语
综观本次研讨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政治导向鲜明。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在此重要时间节点,由民革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联合举办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作为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的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对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弘扬黄埔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学术成果丰硕。本次研讨会研究内容丰富、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创新,纪念性研究特征明显。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展现黄埔军校研究领域的创新观点和前沿进展,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准。与此同时,与会学者认为,在黄埔军校研究领域,仍有更进一步的学术空间,值得共同拓展深化。例如,黄埔军校史料发掘与研究、黄埔军校分校研究、黄埔军校人物思想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黄埔军校人物研究等。
三是时代特色强烈。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富有时代特色。来自港澳台及海外的22位黄埔师生后裔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讲述先辈事迹、传承黄埔精神,表达对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期盼。本次研讨会对于广泛交流、凝聚共识,深入挖掘黄埔精神时代内涵,不断壮大反“独”促统力量,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团结报2024年6月20日八版
来源:
作者 _ 鲍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