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民革厅级实职干部廉政警示教育会在京召开。
9月26日至27日,民革厅级实职干部廉政警示教育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开幕会并讲话,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出席会议,民革中央副主席谷振春主持开幕会并作闭幕讲话。
这是民革中央第二次召开全国规模的廉政警示教育会,对厅级实职干部开展警示教育。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民革厅级实职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推动民革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树牢法纪观念,提高秉公用权、廉洁自律的意识,营造全党清正廉洁的氛围,推动实职干部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郑建邦出席开幕会并讲话。
郑建邦在开幕讲话中指出,换届以来,民革中央高度重视实职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工作,主席办公会议多次研究,决定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实职干部的纪律意识、红线意识,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打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树立民革党员干部务实进取、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民革全党要深刻认识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的重要意义。”郑建邦说,民革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全党要站在时代的方位,深刻领会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是民革在新时代以党为师、建设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迫切需要,是民革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民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要坚持做好廉政警示教育工作,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代表性强、品行端正、廉洁自律、热爱多党合作事业和民革事业的代表人士,为民革发展打好根基。
郑建邦强调,要以实职干部的警示教育为牵引,把民革廉政建设引向深入。一是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加强政治引领。这次主题教育是民革全党正风肃纪的有利契机,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民革自身建设全过程,切实把检视整改作为关键抓手,把警示教育融入到民革的思想政治建设之中,与民革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二是与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涵养政治生态。民革厅级实职干部要身先士卒,牢记“讲政治、重团结、干实事、守规矩”的要求,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所在地方组织、所管理部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共同推动民革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持续向好。三是与弘扬优良传统相结合,永葆政治本色。民革全党特别是实职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合作初心,永远保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永远传承清廉从政、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自身修养,自觉躬行实践。四是与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相结合,守牢政治规矩。民革要坚持以党为师,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树牢规矩意识,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及骨干党员遵守《民革章程》、履职尽责、廉洁自律、改进作风等情况的监督,各级民革组织要尽快建立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开展好面向不同层级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廉政建设是民革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民革建设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重要保障。”郑建邦要求,民革党员干部要以此次警示教育会议为契机,学习党纪国法,从思想深处筑牢廉政之基,以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树立民革的良好形象,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谷振春主持开幕会并作闭幕讲话。
谷振春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民革实职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管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保持清醒头脑,做人公道正派。要按照郑建邦主席在此次会议上的要求,把廉政建设上升到关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发挥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高度看待,倍加珍惜组织信任,珍惜为人民干事创业的机会,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主题授课学习及分组讨论。
此次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邀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李显锋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 有力有效推进监察监督全覆盖”为主题授课。会议还专门播放了警示教育视频,与会人员进行了分组讨论。
民革中央机关局级干部,各省(区、市)民革厅级实职干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关背景
2019年,民革中央首次举办厅级实职干部廉政警示教育会,得到中纪委国家监委驻部纪检组、民革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开启了民革廉政教育新篇章,并带动各地方组织分层分类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
民革各省级组织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取得了一批很好的经验。比如,四川省委会开展实职干部廉政教育现场专题培训;安徽、湖南省委会组织机关干部、实职干部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天津、山东等省组织编写警示教育案例。在省市两级组织的换届大会上,警示教育被列为重要内容。
分层分类的警示教育已成为民革作风建设的重要形式,帮助民革党员特别是担任实职的党员,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经过近几年对实职干部的教育培训,民革全党纪律意识明显提高,党内政治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为打造风清气正、务实进取的干部队伍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关新闻超链接:
来 源| “团结报团结网”微信公众号
作 者| 黄昌盛 薛蒙蒙